中国在1970年代末进入市场经济后,过去30多年快速化城市化过程中,垃圾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不再是政府规划和部署的内部事务。在各种末端处理方式,尤其是垃圾焚烧和填埋不被社会认可的过程中,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各方的共同认识。垃圾分类也就意味着各种不同垃圾在产生地方应该被分类。在各种垃圾中,有一大类是常常进入垃圾管理讨论范围的,那就是可回收物,俗称废品(本文以下按照目前民间回收体系的叫法,统称废品),但占到垃圾总量近三分之一的废品如何被外来务工拾荒群体来完成,废品回收和再利用又面临哪些瓶颈,目前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中正在热议的“两网融合”如何看待已经存在30多年的拾荒体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来面对。
2014年左右,北京的废品回收从业人员到历史高峰,近30万人(1)分散在废品回收、分类和再利用各个环节,每天将北京产生的废品有效的收集、分类后,送到下游再利用,其中每个废品回收人平均服务100人左右。但2014年前后,尤其是2017年,北京市再生资源回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夹击,让废品回收行业备受打击,北京5环到6环之间的废品分类和交易市场数月期间消失。这篇文章将以北京为例,分析废品回收体系现状,存在了30多年的废品回收体系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地经验式的解决方案。
这篇文章所谈及的废品,指的是居民生活和零售商业等出现的废品,及官方所称的可回收物,分类回收和分类处理现状。不同于目前绝大部分社区里丢尽垃圾桶里的混合垃圾,需要等待物业和政府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收集和处理,废品的回收和处理都是依靠居民在家自觉分类,然后卖到社区里或者周边,专门从事废品回收的人手里。这些服务于每个居民生活区,以废品回收为生的农民,不只解决了自己进入城市后的谋生问题,也搭建了遍布京城各个角落的废品回和分类集中的有效网络。从1980年代后,这个由外来谋生农民搭建的废品回收网络在没有任何政府资源匹配的环境下,每日实现了高效、有序的废品回收、分类和量的集中,为废品再生利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废品有效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和环卫系统一样,每日可以实现废品的日产日清,是让我们城市光鲜亮丽的清道夫中的一员。
新闻中心